当前位置: 首页 十善业道经

十善业道经讲记 第63集

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63集

诸位同学,大家好!请看《十善业道经》第十面第二行当中看起:

【二、财物自在,一切怨贼不夺故。】

这是离贪欲所得到的第二种自在。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。我们仔细观察六道众生,他活在这个世间可以说是终身的追求不外乎这三桩事情。这三桩事情能不能求到?如果说是我们追求能求得到的,实在说我们可以全心全力拼命去追求;如果求不到,那我们的追求就错了。世间人也有少数知道这个错了,可是依然去追求,希求侥幸可以得到。佛告诉我们,世间从来没有侥幸得到的事情。佛告诉我们,这三桩事情是果报,果必有因。

昨天晚上,同学们听到天主教跟我们讲道,也有同学提出问题,提出因果的问题。他们教义当中不讲因果,它讲什么?一切都是神的赐与。换句话说,神欢喜你,赐给你多一点;神不欢喜你,赐给你就少一点。于是有许多人对神敬爱,神赐给他的多;有一些人对神忿恨,祂赐给他太少了。这里面不能解决问题。真正解决问题,我们仔细去思惟,还是佛法里讲得好。佛法讲这是果报,果必有因,你要不修因,哪来的果报?佛告诉我们,因是布施;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

如果不离开贪欲,你修因证果依旧得不到自在。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,社会上确实有发大财的,有亿万资财的在这个世间很多,累积财物达到几十亿美元。他有没有得到自在?他不自在。为什么不自在?也有原因,没有离开贪欲,所以他的财不自在。他的财常常有人打主意,想窃取他的、想瓜分他的,这个事情太多了,甚至于我们一个道场,这个我们绝不讳言,无需要避讳。许多道场建得很大,财力很雄厚,出家在家人都变了心,把道业忘得干干净净,心目当中只有名利,争名夺利,不但没有离贪欲,贪欲天天在增长。贪欲的增长,佛告诉我们,果报在饿鬼道。

贪瞋痴这三种恶业,感召的是饿鬼、地狱、畜生;贪心是饿鬼,瞋恚是地狱,愚痴是畜生。三种罪业都造,这个果报就很可怕,这是未来的。现前?现前不自在,你的冤家、债主、盗贼都把你当作目标,都把你看成了猎物,这个不自在非常明显。出门都要请多少保镳,这就显得不自在,如果自在何必要保镳?有那么多保镳,说明他不自在,时时刻刻提防着别人要伤害他。外面的伤害容易防止,内里面的伤害难。如果这个冤家债主投生到你家里,做你的儿女,再晚一辈做你的孙子,这一些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败家子,防不胜防。你现在具足的财富还没有散,是你的福德因缘,我们世间人一般讲,你现在走好运、你在兴旺的时候,这一些冤亲债主在你旁边不敢动。可是运会衰,不能够永远保持着兴旺,到衰的时候怎么办?

不要说是世间人,连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。释迦牟尼佛也有冤亲债主,头号的冤家是魔王波旬。佛在最盛的时候,佛法最盛的时候,魔王波旬来护法,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,他在等机会。波旬曾经告诉世尊,他总是想方法要把佛法灭掉。佛告诉他:「佛所说的一切法是纯正之法,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任何力量都不能够坏佛法。」波旬就说:「等到世尊末法时期,」正法他不能破坏,像法他也不能破坏,到末法时期,他说:「我让我的魔子魔孙」,让他的子孙,「统统出家,披上袈裟,现比丘相,来破坏佛法。」释迦牟尼佛听到一句话不说,流眼泪了,经典里面记载的「譬如狮子虫,还噬狮子肉」。

佛法如此,世法也如此。怎样能保全?世世代代积功累德才能保全;哪一代舍弃德行,走上争利纵欲,这一代就毁掉了。佛法里头没有争执的,离开贪欲哪有争执?世出世间人争什么?争的是名,争的是利。如果把名利统统舍弃尽了,「于人无争,于事无求」,这才能保全。所以世尊当年在世,实在讲已经给我们做了圆满的榜样。你有就有人争,你无没有人争。世尊当年在世,他所有的弟子,到世尊圆寂之后,没有人争。为什么?世尊没有财产,在世所居住的精舍、园林、讲堂都是有主的,都是在家居士、国王大臣提供的,产权是属于他们的。佛是借住,不是接受他赠送,没有。接受居士们供养,这个供养是暂时的,不是把这个产权供养的。

所以我常讲,佛在世,他有使用权,供养使用权,没有产权。所以佛灭度之后,这个财产都归原来的施主。大家有什么好争的?没有争的。现在为什么会有争执?现在寺院里头有产权,这就坏了。佛教刚刚传到中国来的时候,道场是国家建立的,出家人也没有所有权。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。就像政府所有的机构一样。世尊给我们的垂范,我们要记在心里头,我们要体会这里面的道理。他老人家一生所示现的三衣一钵、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他得大自在,他得的是究竟圆满。全心全力尽义务的教学,帮助人破迷开悟,帮助人离苦得乐,赢得举世之人的尊敬,这就是他的成就,这就是他无比殊胜的果报,没有冤敌。

我们即使看到魔王波旬、看到提婆达多、看到六群比丘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这一些作恶的人、反对释迦牟尼佛的人、破坏佛法的人,都是大权示现,不是真的。《提婆达多经》里面释迦牟尼佛说,提婆达多堕地狱了,在地狱里面的享受比天宫还快乐。他是在唱戏、是在表演给我们看,告诉我们凡夫之人,业障没有消尽,逆缘总归是有。佛示现这个逆缘,教导我们怎样在逆境、恶缘环境里面去成就自己的道业,做给我们看。说,我们很不容易体会;我们亲眼看到了,在这里面才真正学到东西。表演给我们看,于是我们在这里面感悟深远。

我们今天遇到冤家对头来毁谤我们、侮辱我们、陷害我们,我们一想,他是大权示现,他是佛菩萨再来的,看看我有没有智慧,看看我能不能忍受,是来考我的。这个念头一转,我们对于这个冤家对头就起恭敬心,不会起一个恶念。一个恶念起来,冤冤相报、没完没了,这个麻烦。我们恭敬心生起来了,感恩的心生起来了,即使是真的冤家债主,到这个地方结帐、消了,再见面都是善知识、善友。这是古德教导我们的,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怎样把一切怨贼转变成善友,你这就真的会学佛,你真的会用功,你的功夫得力了。

怨贼他也是众生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我们要度他,我们不能舍弃他,他迷得比我们深,所以他造作种种恶业。我要如何帮助他破迷开悟、转恶为善。我们互为师友,相辅相成。他造作一些恶业,我们看到了,立刻回过头来回光返照,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恶的念头?有没有恶的行为?如果有,赶紧改过自新,他是我的老师。他不做如是的示现,我们自己往往有过失没有看到、不能发现,他是我们一面镜子。他的善行,我要效法、要学习、要赞叹;他的恶行,我要检点我有没有。所以顺境、逆境,善人、恶人,都是菩萨修学的道场,都是成就善业的善知识。

佛在这个经的前面教导我们常念善法,心善;思惟善法,思想善;观察善法,行为善;不容毫分不善间杂,那就是止于至善,我们的善才得圆满。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什么叫「上善」?上善是至善。我们从哪里学?从顺境、逆境,善人、恶人,从这个方方面面学习成就的。所以顺境、逆境都是好境界,善人、恶人都是我们真善知识,都是我们的好老师,成就自己的至善。如果对于善人边上起了贪爱,恶人边上起了瞋恨,你不善学、你不会学。不会学的人,在日常生活当中心里头常生烦恼。喜欢是烦恼,讨厌、瞋恨是烦恼,你天天在生活当中生烦恼。会学佛的人,会的人,就像六祖惠能一样常生智慧。顺境里面没有贪欲,生智慧;逆境里头没有瞋恚,生智慧。善人、恶人,统统生智慧,这是佛弟子。如果我们在境缘之中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还起贪瞋痴慢,还生喜怒哀乐,你是凡夫,你不懂佛法,你没有学佛。我们在这个地方留意,财物的自在当然得到,化怨贼为善友;如果你没有离开,不能够离开贪瞋痴,你就做不到了。贪瞋痴是三毒烦恼,必须拔除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